霹雳书坊 - 言情小说 - [红楼]大夫人的穿书红包群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6

分卷阅读116

    这爹娘都还圈着呢,说受宠吧,这次皇帝把皇孙们都接进宫读书还都是这位的功劳呢。

贾代善想着,这样的人,心性必然会敏感些。虽说把王氏送到家庙去,并不是因为贾珠当了这位的伴读,贾家厌弃了贾珠和他的生母,可这位皇孙可不一定会不会这么想。

这位皇孙在皇帝那里又有些份量,到底怠慢不得,更何况,现在也不是贾家与王家交恶的时候。

只得委屈了大房,先把王氏接回来再说。实在不行,就在府里头直接修一个小庵堂,把王氏送进去。

这么想着,贾代善又觉得,也该给大孙子添上几个会点武的小厮了。

这次贾代善再提起要接了王氏回来,史氏倒也没反对,不过,等史氏派人去接王氏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贾珠要进宫的时候。

王氏硬生生的没见到心心念念的儿子,正难受着,史氏又派人送来了一大叠的经书。既然不能让王氏待家庙,这在府里头抄经书总可以吧。

第92章

王氏此番回来,倒是像改邪归正了一般,原先为着贾政那些通房小妾们,她与贾政常常是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的。

可现如今,她不仅不跟贾政吵架了,对贾政的那些个通房们还端起了一副佛爷的样子,还拿出了自己的私房给小妾们置办头面和衣物。

王氏还特意召集了贾政的小妾们,又亲口吩咐了一遍“只要你们安安分分的伺候好二爷,我自是不会亏待你们的,等出了孝期,谁先生下二爷的骨rou,我就抬举谁当姨娘。”

端得好一副贤惠的大妇样子。

通房们也都是人精似的,自然是不相信平日里最爱拈酸吃醋的王氏会自在这短短几日就变成一个贤良的大妇,自然是要暗自防备。

可别人不信,贾政他却信啊。像贾政这样假正经的读书人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娇妻美妾,妻妾和谐了,这不是正好成全了他左拥右抱的心。

一时之间,倒是贾政与王氏的关系好上了不少。

不仅是对贾政的小妾们,原先的时候,王氏对着顾悕之这个当大嫂的也没半分敬重的,甚至暗地里还会翻几个白眼。

可现在,王氏要是在路上碰到顾悕之,大老远的瞧见,都会过来行个礼,还能跟顾悕之东拉西扯的说上半天。

王氏这样的做派,倒是让史氏也不好再为难王氏了,送去给王氏抄的经书也少了不少。

顾悕之自然是知道王氏并不是真的改邪归正,而是越发向以后那个面慈心苦的二太太方向发展了。

可只要王氏不犯到顾悕之眼前,顾悕之也随着王氏装好人。既然王氏愿意把这张好人皮穿上,那不管她乐不乐意,这皮她就得穿上一辈了。

因着王氏不再闹腾,余下守孝的日子倒是越发轻省起来了。顾悕之在东院里看书的时候也少了些丫鬟们匆匆来报“不好了,二爷和二奶奶又打起来了”这种事情。

大家都以为贾珠进了宫中,吃喝都得看宫中那些眼高手低的仆人们的眼色,日子怕是必过得不太好。

可贾珠倒是自从离了他那个不着调的爹娘以后,日可见的活泼了起来,连身子骨都看着好了几分。

原先在荣国府待着的时候,贾政是个望子成状元的,王氏虽不说,可心里也未尝没有盼望着儿子出息压倒大房的想法。

本来吧,你说望子成龙这是寻常父母都有的想法,可偏偏贾政又是个不会教儿子的,一味的相信棒棍底下出孝子。

贾珠不仅在贾政的教导下没学到什么,还整个人都是奄奄的。又有王氏,一旦跟贾政吵了驾,就抱着贾珠哭道“珠儿啊,娘只有你了,一定要争气啊。”

贾珠小小年纪倒是养成了一副胆怯的样子。

可宫里就不一样了,原先大家都想着,贾珠跟得这位皇孙是个不受宠的,贾珠在宫里也难免要遭白眼,可万万没想到得是,贾珠反而在宫里过得很好。

当皇子的,还能活到如今的就没一个是傻的,废太子哪怕现在被当今从圈着的地方提溜出来,也没什么竞争力了。

可既然这个侄子能被当今接进宫读书,那就意味着,废太子在皇帝心中还是有点份量的。

想想也是,废太子毕竟是当今一点一点教养长大的,这么多年,养个阿猫阿狗都能养出感情来,更何况是亲儿子。

当今既要选继承人,总也得为这个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考虑几分,总想挑一个将来能好好照料废太子一家的新帝。

想通了这一层的皇子们都恨不得在这个侄子面前表现出最和蔼可亲的一面来。

可偏偏被不声不响的老四拔的了头筹,先把妻妹家的小子送到了这个侄子身边当伴读。

不肯放弃的皇子们今儿这个给侄子送从南方运来的稀罕的水果,那个明儿立马送来基本古籍。

连带着皇子们的母妃为了给儿子的皇位出力,也是连番敲打了内务府的奴才们,切不可怠慢了。

皇子们还都吩咐了自个的儿子,在宫里都得做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要让着这个弟弟(哥哥)。

贾珠这个当伴读的自然也跟着享受到了不少福利。皇帝请来当先生的大儒们自然是有几分功力的,也不会跟贾政似的对贾珠非打即骂,从来没个好颜色。

在这种情况下,贾珠倒是显现出了些小孩子的活泼来。

不过这种给皇孙当伴读,又有大儒教的,也有一点不好。

现如今世人读书,基本上都是为了能考中一个功名,哪怕是勋贵子弟们也是一样。

可皇孙们他们是不用考科举的啊,要是皇孙都去参加个府试会试的,那你让主考官是挑中皇孙好呢,还是挑不中好。

挑中了,皇孙在学识稍微差一点,指定有文人会写文章骂,可要是没挑中,你这不是看不上皇家的教育么?脑袋还要不要了?

大儒是皇帝请来的,教的时候也自然是以皇帝的孙子们为主,伴读们不过是顺带的。

这么下来,这教的就基本上都是上位者之道了。科举考试什么的,就不在大儒们教的范围之内了。

顾砚在宫里给他表弟做了一年多的伴读以后,就上了折子不去宫里。虽然哪怕顾砚一辈子没考中个功名,他头上好歹还有个魏国公的爵位。

可他要是真不去参加科举,他那个年近七十身体还十分硬朗的太爷爷就能举起拐杖了揍他。

顾砚也快十三了,他打小的底子打的好,在家里温习了大半年就打算去杭州府参加府试了。

贾瑚刚刚出了孝,对自己的学识水平也自视甚高,听说表哥要回江南参加府试,也闹腾着想去。

瑚哥儿先如今也不过十岁,在顾悕之和贾赦看来,就是个小学两三年级的水平,哪里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