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书坊 - 言情小说 - 老大是女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

分卷阅读29

    云英长高了不少,衣袖、裙子不用再收起来,袖口甚至有点紧。芳岁怕她冷,劝她加了件湖绿色折枝花卉比甲。

到了大吴氏院子里,卢氏、傅月和傅桂也都打扮好过来相辞。

银器铺不远,其实可以直接走过去,但卢氏是内宅妇人,出门不像傅四老爷那样随便。王叔套好车在外头等着,她们坐车绕了一段远路过桥,卢氏掀开车帘,指着河上的渡船问王婶子,“不是说要修桥吗?怎么没动静?”

王婶子拍一下大腿道:“您不晓得,大房陈老太太天天在家闹腾,二少爷不好和老太太犟嘴,前不久坐船去武昌府会友,修桥的事就耽搁下来了。”

“还是为修牌坊的事?”卢氏问道。

“可不就是嘛!修不成牌坊,老太太把气都撒在二少爷身上。二少爷为这事挨了几回打,脸都打破相了,族学里的老先生看老太太闹得太不像样,把二少爷劝走啦。”

傅月、傅桂和傅云英坐在一旁,默默听两人八卦大房的事。傅桂忽然扯扯傅云英的衣袖,“英姐,你见过二少爷吗?”

傅云英想起那个在雪中静立的孤高身影,天地间只剩下漫天的白和寂冷的黑,傅云章独立其中,像一株灿然开放的红梅,浓烈而冷艳。

“见过。”她点点头。

傅桂又问:“那二少爷的meimei容姐呢?”她压低声音和傅云英耳语,“你觉得是她标致,还是月姐更标致?”

傅云英微微蹙眉,眼神在傅桂脸上停留几息,移开目光。

傅桂眼珠骨碌碌转一圈,轻笑道:“我觉得月姐比容姐好看。”

傅云英笑笑不说话。

傅四老爷提前和银器铺打过招呼,马车停在银器铺前,掌柜亲自出门迎卢氏进店。今天的主角是傅月,店里的伙计忙上忙下,围着卢氏和傅月奉承,把卢氏哄得眉开眼笑。

首饰脂粉之类的东西对小娘子们永远有无穷的吸引力,傅月和傅桂鲜少出门,看什么都喜欢,光是样式单调的各种银镯子,反复挑了几十副,都没挑到中意的。

傅云英在旁边陪了一会儿,趁卢氏高兴的时候,上前道:“婶婶,隔壁就是书肆,我想起先生交待我买几本书,过去一趟,一会儿就回来。”

如果提出要求的是皮小子傅云启或者傅云泰,卢氏绝对不答应,但傅云英她绝对放心,这个侄女像个小大人一样,从来不淘气,她从袖子里掏出一串钱交给王婶子,让王婶子陪她一起去书肆,笑着道:“买了书就回来,别走远了。钱在你王婶子身上,想买什么就买。”又叮嘱王婶子道,“叫你男人跟着,钱不够了打发人过来取。”

丫鬟芳岁、王婶子和王叔跟着傅云英踏进隔壁书肆。

里头静悄悄的,空气里满溢着一种说不清是好闻还是难闻的墨臭味。书肆门面两间,一间摆满各种架子,架子上累累的书册,一间是雅间,里边七八张条桌,十几条凳子,几个头顶儒巾、穿长袍的男人坐在条桌前抄写什么。那是县里的书生,有的买不起书本,只能每天费一两个钱租老板的地方和书本誊抄一份书自己用,有的靠替老板抄书赚点钞贴补家用。

王婶子啊了一声,指着其中一个少年道:“那不是苏少爷吗?”

傅云英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是一个穿月白袍子的少年,五官清秀,坐姿端正。外面日光晴好,书肆里却冷飕飕的,他穿得单薄,不知是冷的,还是保持抄写的姿势太久,突出的指节仿佛泛着淡淡的青色。

她转身去书架找自己想买的书。店里的货架太高,她垫脚也够不着,先看完能够得着的,然后让王婶子把她抱起来继续找。

书肆卖得最好的是各种和童子试、乡试相关的书目,再就是行卷、行书,其次佛经,话本也有,不过不多,黄州县的话本都是武昌府那边淘汰的旧书。

店老板跟着傅云英一起找,最后擦把汗道:“小店没有小娘子家中哥哥想要的书,你们只能去武昌府买。”

傅云英有些失望,随手拿起一本书,示意王婶子付账,道:“劳烦您了。”

这时,身后响起一道清朗柔亮的声音,玉石铮铮,“要找什么书?”

作者有话要说:

:记载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书,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本书是伪书,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还是流传甚广。

行卷:举人的范文。

第19章激动的四叔

“二少爷!”

看到来人,王叔和王婶子连声调都变了,搓搓手,用一种近乎虔诚的语调向他问好。

傅云章朝二人微微颔首。他刚从渡口过来,头戴笠帽,穿一件圆领暗纹大袖宁绸青袍,腰系丝绦,脚踏皂靴,虽风尘仆仆,但眸光清亮,气度不凡。

店老板立刻堆起一脸笑,激动得语无伦次:“二爷莅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蓬荜生辉。”

傅云章客气地笑笑,目光仍然停留在傅云英脸上。

众人跟着他的目光望过来,连大街上的行人也挤进来围观举人老爷,傅云英只好道:“二哥,我想找一本商浚的,壮游子的也成。”

时下江南商贸发达,南方的盐商富得流油,苏州、扬州一带的城镇,小小一座市镇,就住着几十户巨富之家。朝中许多大臣赞同“农商互利”之说,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很多科举失意的文人一再落第,愤懑之下干脆弃儒从商。

这些儒商识文断字,懂世情民生,出于惠及他人的理念或者青史留名的目的,以自己的经验和见闻编纂书目,刊印了一批专门性的商业用书。书中分别记述国内水陆路程、商业条规、各地物价、商品生产、流通、市场、经营方法,尤其关于南北水陆交通和沿途的驿站码头介绍得尤为详细。

傅四老爷出门在外的时候,每到一座陌生的市镇,通常选择雇佣当地人当向导。这些向导有的憨厚老实,有的狡诈阴险,饶是傅四老爷在外奔走多年,有时候也会阴沟里翻船,被人带到陷阱里骗走财物。

傅云英想给他买一本,他不认字,她可以读给他听。下一次他要去哪里做生意之前,找到书中的记载,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旅途波折,俭省些费用,按着书中的提示多带些当地短缺的货物南下还能多赚些钱钞,同时提防各种蒙骗外地客商的小骗局。

一举多得。

上学的开销不低,不提给孙先生的束脩,光是买笔买纸的费用普通人家就难以承担。钱是福四叔出的,如果没有他,傅云英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接触到书本。傅云启和傅云泰以后可以用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回报福四叔的付出,她无法参加考试,那就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向傅家人证明她读书不是浪费钱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