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书坊 - 言情小说 - 七十年代小田园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9

分卷阅读189

    这个消息虽然瞒着李连长,可他还是从爱人和孩子们的神色间觉察到了什么。这一下,他反而看开了,心理上也没任何压力了。

“玉枝,回连队吧!”他对爱人说道。

“好,我们这就回家去!”孔所长笑着点了点头,可心里难受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老李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就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医生说,只剩下二三个月了,该吃吃该喝喝,凡事就顺着他的心意吧。

李连长回到连队后,还能下地走走。

不过人瘦了一圈,气色也不好。

连队里的职工们听说后,都去家里探望。这时,大家只知道李连长生病了,但具体得了什么病?却不是很清楚。

孔所长装着一脸轻松的样子,对来探病的职工们说:“老李得了胃病,需要好好养养……他这个人啊,平时吃饭老不按时,这下可好,一下子就病倒了……”

李连长生病这事,对外暂时还瞒着。

连队里,只有徐指导员知道内情。李连长见到徐指导员,关起门来谈了很久,最后他提了一个要求,不到最后一刻,不要往外透露。

一是不想惹人议论,二是不希望连队里出现恐慌。

徐指导员点头答应了。

他明白,老李是个乐观的人,不希望看到别人用怜悯的目光来看他。

他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即便走了,也希望自己像个战士一般的离去。

*

李连长生病了。

田根宝听说后,就带着元元去连长家里探望。

对李连长,他打心眼里佩服。四年前收养元元时,李连长可是出了力的,否则元元还是个小黑户,吃粮上学都困难。

父女二人一进门,就看到李连长倚在沙发上,用一块旧毛毯盖着腿,人瘦得脱了形。

他看到元元,还咧着嘴笑了笑,大声说道:“田根宝,你家的女娃娃都长这么高了?现在读几年级了?”

“李叔叔,我已经读初一了!”黎元元大声应道,心里却一阵黯然。病来如山倒,看看一向神采奕奕的李连长,咋就变成了病猫?

田根宝说了几句,见李连长精神还好,心里有所宽慰。

想着,也许很快就会好转吧?

这时,宋阿娣也带着儿子进了屋。她向连长问了好,又和孔所长说了几句话,就和田根宝一起告辞离开了。

从连长家里出来后,田根宝和宋阿娣去了连队办公室。

谢海宁站在台阶下,脸上淡淡的。他看着元元,低声说了一句:“看样子像是癌症晚期,已经没救了……”

黎元元心里一沉。

这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退伍军人,一身正气,敢打敢拼。

可惜,正值壮年就倒下了。

如果放在后世,或许还有救。

可现在,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老连长离去。

她不禁想起了风口站外的戈壁滩上,那一片灰色的坟茔。

团场里逝去的农垦战士,都埋葬在那里。

去师部那天,乘车路过时,远远地看到那一排一排的坟茔墓碑,伫立在风沙中,只觉得震撼无比。

那么多人长眠在此,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和生者一起,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想到此,鼻子一酸。

从未想过,自己对农场竟生出了如此深厚的感情?

谢海宁看着元元。

她在流泪吗?

她为何会流泪?

而自己呢,却还是这般清冷,始终像个局外的围观者?

所以,她始终活得比他快乐吧?

*

在李连长家,黎元元还见到了香香jiejie。

她向文工团请了假,在家里照顾父亲。可李连长却让她赶紧回团里去,千万不要耽误工作。

可她还是呆了一个星期,才回去。

现在团里人心惶惶的,有小道消息说文工团要解散了。她是靠文艺吃饭的,团里真的解散了,他们这些人又能到哪里去?

一个二个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扛。

想转文员,可不容易。

想下车间,又没技术。

想回营部,恐怕也没了位置。

当初,宣传干事当得好好的,是她自己一心二心只想去文工团。可现在,团里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排练新节目了,师部那边也没再搞什么文艺汇演,下营部的巡演工作也没人组织。

这么一看,还真是没落了。

未来将会怎样?

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

西北风一吹,气温骤降。

田根宝家像往年那样,早早生起了火炉子。

冬天里,最麻烦的就是洗澡和洗衣服。

像田家这样人口多的,都是集中到星期天来个大扫除。

以前,大多是王慧珍端着洗衣盆到小溪那边,就着青石板和搓板洗衣服。可冬天水里一结冰,只能在家里化冰烧水。洗一次衣服,得一连挑几挑子冰块,很麻烦。

这个星期天,王慧珍用家里的洗澡盆泡了一堆衣服。

她坐在小板凳上,盆子里架着一块搓板,“嚓嚓嚓”地揉着。黎元元看到了,也拿着小盆子,分了几件浅颜色的内衣帮着洗。

王慧珍一见,也让伟民他们几个锻炼一下。

还说:“男孩子不能太懒了,以后谈对象会被女孩子嫌弃的!”

田根宝听了,呵呵笑着。

赶紧让慧珍休息一下,自己坐在小凳子上,就着搓板卖力地搓着,还笑着说道:“慧珍,一会儿用水涮衣服,我们一起来哦!”

看到田爸爸这么自觉,黎元元咧着嘴直笑。

找对象,就得找像田爸爸这样的。

当年,王mama的眼光可真好啊。

*

冬天天冷,户外的劳作主要是积肥和施肥。

连队里一清闲,职工们八小时外的生活又欢腾起来了。

有打扑克的,跳舞的,看的,听广播的,看电视的,各色各样,十分热闹。

双卡录音机出现后,流行歌曲也大面积地传播开来。

现在,只要新电影一上映,那些电影主题歌、电影插曲很快就会被翻唱,青年人也跟着争相模仿。

星期天中午,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小青年们,聚在代销点门前的广场上,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手里拎着一只录音机,大声播放着流行歌曲。

引得过路的行人一阵侧目,也能跟着听两嗓子。

而随着沿海城市的开放,海外的一些甜歌情歌也进入了内陆地区。

这些歌曲大多格调不高,可旋律优美,再配上流行的电子乐,被统称为“靡靡之音”。

在主流媒体上,对“靡靡之音”持批判态度。

可在追赶时髦的群体里,却以会哼唱几句为荣。

像田根宝和王慧珍在杨淑芬